各位會員好~
學會雜誌《Urological Science》 33-2期已上線 ,立即瀏覽 完整內容請點此處! 隨函附上 近二年出刊的文章分類,歡迎您能多加參閱引用!
--------------------------------------------------------------------------------------------------
Call For Papers
Urological Science徵求優質稿件,敬請註冊並登入投稿系統:
https://review.jow.medknow.com/uros
--------------------------------------------------------------------------------------------------
《Urological Science》 33-2期文章導讀
撰文: 陳俞安醫師 現任耕莘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2022年夏天 台灣正在經歷疫情帶給我們的考驗。所幸我們在疫情的熱浪來襲之前大部分的國民都已經有接受疫苗的保護。讓重症率以及死亡率都維持在低點。隨著疫情可能逐漸退燒,我們期待今年八月的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可以讓各路的泌尿科先進再度聚首,我們也帶來Urological science 這一期的導讀。
首先,膀胱頸狹窄(bladder neck contracture)是攝護腺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
不論是傳統的經尿道前列腺刮除或者是雷射攝護腺手術都會有1-5%發生率。目前經尿道的膀胱頸切開仍是許多醫師治療的首選,
他能夠快速有效的解決狹窄的問題,然而經尿道切開之後仍有高達38%的狹窄復發率。
第一篇文章來自俄羅斯的研究團隊所做的文獻回顧對於攝護腺手術術
後的膀胱頸狹窄其他治療選擇。對於無法接受全身麻醉的病人UroLume® (美國公司產品)是一種尿道支架,有高達52%的治療成功率。
此外,氣球擴張術也是另一項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
成功率可高達八成,然而需要重複手術的機會也偏高。
近年來幹細胞治療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由於膀胱頸狹窄常肇因於過多的結締組織增生最後導致硬化,狹窄。發炎物質例如TGFβ1會促進結締組織的增生,在老鼠實驗,TGFβ1會引發尿道狹窄。當局部給予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可以減緩此過程的進行。當然目前還不是正規療法,
我們也期待未來的試驗結果。
來自高醫的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研究社經地位對於泌尿系統癌症的影響。此研究發現腎細胞癌比較常見於城市地區且得到腎細胞癌的病人的社經地位,收入較高。此發現與腎細胞癌在世界的分佈有雷同之處。北美,歐洲,紐澳地區有比較高的腎細胞癌發生率,推論腎細胞癌可能跟生活習慣例如少運動,肥胖,代謝症候群相關。而膀胱癌,泌尿上皮癌則是在農村地區,社經地位較差的病人身上較常發生。也顯示膀胱癌,泌尿上皮癌是一個跟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地下水污染,抽菸)習習相關的疾病。即便我國健保體制讓國人有容易親近的醫療,但是先天的社經地位,環境的不同依然會影響著疾病的發生與預後。
*********************************************************************************
接著有兩篇關於前列腺手術的文章,第一篇來自高雄跨院合作的研究。近年來達文西前列腺根除手術逐漸成為主流的前列腺癌治療方式。然而診斷性切片容易造成局部出血發炎,因此切片與前列腺根除術之間的最佳時間間隔為何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此研究指出在切片後小於4週做達文西前列腺根除術比起4週
後有統計上顯著較多的手術出血量。然而術後併發症,
導尿管放置時間,住院天數,
以及術後的勃起功能都沒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切片後4週原則上可
以安全地進行達文西前列腺根除術,而不用等待6-8週。
*******************************************************************************
第二篇關於前列腺手術的文章比較在嚴重的前列腺肥大(>100ml)的病患使用單極電刀比起雷射前列腺剜除手術的安全性
跟手術成效。在手術成效方面:術後的IPSS分數,
術後尿流速及殘尿量,
術後生活品質不論何種手術術後都比起術前有顯著的進步,
而兩組間的成效沒有顯著差異。手術時間,住院天數,
導尿管放置天數兩者也是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單極電刀組有76%
的病人需要輸血,對比上雷射手術僅有22%。此外,單極電刀組有15.4%病人發生術後低血鈉,
而雷射組則沒有病人術後發生低血鈉的情況。因此單考量手術成效,
兩種手術都是非常有效可以解決膀胱出口阻塞的方式,
然而如果前列腺體積大於100ml, 單極電刀手術可能會有較高術後低血鈉以及需要輸血的可能性。
**********************************************************************************
本期有兩篇膀胱癌相關的研究。第一篇來自於印尼團隊的研究。第一期的膀胱癌表示尚未侵犯到肌肉層,治療上也是以膀胱保留手術為主流。然而,如果腫瘤發生進展或者多次復發,膀胱根除手術仍有它的必要性。此篇研究針對第一期的膀胱癌,通過病理學檢查,發現腫瘤侵犯lamina propria的深度對於是否有淋巴血管的侵犯是一個預測因子。
然而,腫瘤的寬度則不是預。因此,即便是第一期的膀胱癌,
如果腫瘤侵犯的lamina propria深度較深,較容易有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
未來產生復發或者進展的可能性較高。
*********************************************************************************
第二篇來自台大團隊的膀胱癌相關的研究旨在比較不同品種的卡介苗對於非肌肉侵犯膀胱癌的治療效果。由於卡介苗在全球的缺貨,同一家醫院甚至同一個病人都有可能接受到不同品種的卡介苗治療。Connaught strain (ImmuCyst)跟TICE strain (OncoTICE) 利用跟膀胱內化學治療藥物灌注做間接比較發現兩個品種的卡介苗與
膀胱內化療灌注對於減少復發沒有明顯的差異。
因此使用不同品種的卡介苗治療尚未侵犯到肌肉層的膀胱癌可以有相
當的療效。
*******************************************************************************
接著有一篇腎臟手術相關的文章。在根除性腎臟手術術後有腎臟功能下降甚至進入透析的可能行。然而,目前沒有太多可靠的模型去預測接受腎臟跟除術後的腎功能。來自馬來西亞的團隊運用病人的年紀,是否有糖尿病,術前腎功能,手術的方式(部分切除或者全切除)去預測手術後的腎功能。
發現此模型可以成功的預測手術術後六個月的腎臟功能。
惟此模型未來需要其他研究去應證到其他人種是否一樣適用。
*********************************************************************************
最後,來自伊朗的研究團隊帶來一篇關於不孕症的文章。 Sildenafil也就是我們所知的Viagra, 通常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或者胸腔外科用於治療肺高壓。PED-5 inhibitor 在過去小型的實驗sidenafil 能促進Leydig cell 的分泌功能。此實驗為隨機雙盲試驗,試驗對象為男性不孕症患者。
對照跟實驗組分別給予安慰劑與50mg的sildenafil。
然而,本試驗發現50mg sildenafil並沒有顯著改善精液分析的結果。
然而並不能就此否定威而鋼對於不孕症的治療效果,
未來收納更多病人,或者提高藥物劑量,
或追蹤時間拉長的實驗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試驗結果。
-------------------------------------------------------------------------------------------------------------
|